于世界发展大潮中把握战略主动与历史必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9:00:30 湖南省永州迅捷运输有限公司

转自:长安街知事
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“十五五”时期作出的“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、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”的重大判断,是对时代特征清醒的认知与精准的把脉。它既是直面风险的清醒警示,也是把握机遇的行动号角,为我们在不确定性中锚定航向、赢得主动确立了现实坐标。

于世界历史的结构性分野中把握演进方向

全会提出“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”。这一“变”,已非过往的周期性起伏与局部性震荡,它是一场触及世界政治经济根基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性分野。具体表现为全球权力格局深度重构,技术革命重塑生产范式,地缘冲突加剧规则碎片化;西方主导的单极秩序解体,多极化趋势加速演进,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失效、失能与重组压力。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颠覆性技术突破边界,在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同时,也带来治理赤字与安全挑战。透彻理解此“变”的本质,方能纲举目张,从容经略。

其一,此变在于全球化底层逻辑的重构。过去数十年以效率为圭臬、由资本主导的全球化范式,其内部孕育的发展鸿沟、社会撕裂与治理赤字等矛盾,已然积重难返。而全球疫情与地缘冲突,则如同催化剂,彻底引爆了这些潜藏的危机。由此,安全、韧性、身份等非经济因素,日益强势回归国际关系的核心,其权重在许多领域甚至超越了传统的经济效率考量。所谓的“友岸外包”与层出不穷的技术壁垒,正是这种“安全优先于效率”新逻辑的鲜明注脚。这预示着一个充满摩擦与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,对我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智慧,提出了重大的考验。

其二,此变在于全球力量格局的根本性转移。以西方为中心的单极世界秩序所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与道义光环,同步走向不可逆转的衰落。同时,以中国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群体性崛起,全球南方正作为一个政治实体,登上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。世界历史的钟摆清晰地从大西洋两岸,摆向广阔的亚非拉大陆。这股新兴力量不寻求颠覆,而志在变革;不制造分裂,而推动团结合作。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战略机遇。与这股历史大潮同向而行,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站在一起,我们就拥有了最坚实、最深厚的战略依托。

其三,此变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范式突破。以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集群,其颠覆性超越以往。它有望改写经济增长的公式,重新定义国家的核心竞争力,乃至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。谁能率先在基础科学上实现源头创新,在产业生态上形成引领优势,在应用场景上完成率先落地,谁就能执掌下一轮全球竞争的权杖。这是“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”的时代铁律,也是我们发挥制度优势、激活市场潜力,实现“换道超车”的历史性窗口。

因此,全会作出“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”的战略判断,绝非折中之语,而是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与历史辩证法的深刻洞察。危与机,从来一体两面,互为条件。风险挑战是旧秩序对历史潮流的顽固阻碍,而战略机遇则是新力量在历史必然中的必然勃兴。我们的使命,就是在“危”中见“机”,在“变”中求“进”,于惊涛骇浪中,坚定地航向民族复兴的壮丽彼岸。

于大国竞合的深层逻辑中保持战略定力

“变”为大势,“局”为棋眼。这个“局”,核心是大国战略博弈。但若将其简单理解为地缘政治的权力游戏,则失之于浅。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,是不同发展哲学、现代化模式、世界秩序观之间的历史性对话与较量。

一方面,守成者意图将其霸权逻辑固化,通过构筑排他性的技术高墙、推行歧视性的贸易规则、渲染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,竭力将我们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,阻断我们迈向更高能级的历史进程。其内核,是零和博弈;其目的,是维护中心地位;其手段,便是全面的战略围堵。全会重申“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”,正是吹响了直面这一严峻现实的集结号。另一方面,我们必须有更深刻的清醒,这场博弈的最终胜负手,不在外部的攻防,而在内部的根基。全会以很大篇幅强调“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”,正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淬炼出的根本战略智慧,是应对一切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“定海神针”。它揭示了朴素而颠扑不破的道理:我们自身的强大与繁荣,便是对一切外部挑战与遏制最有力、最彻底的回应。

于人类文明的新叙事中赢得历史主动

战略的最高境界,是主动塑势。全会强调的“历史主动精神”,其真义不止于战术层面的“识变应变”,还在于战略层面,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擘画一条新的道路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,以无可辩驳的蓬勃实践,彻底终结“现代化即西方化”的唯一神话。

第一,以高质量发展破除资本逻辑的藩篱。西方现代化模式内生于资本无限扩张的冲动,最终酿成了深重的生态危机与社会鸿沟。而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发展,是以人民为中心、五大发展理念为内核的全新范式,要求在发展中守护青山绿水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;以共同富裕为追求,弥合发展的失衡与不足。它是对资本逻辑的扬弃和超越,指向一种更永续、更包容的人类文明新形态。

第二,以高水平开放重塑全球合作的格局。对于逆全球化的汹涌暗流,我们的答案,不能退回壁垒高筑的孤岛,而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,开创合作共赢的全新航道。全会提出的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”“拓展国际循环”等,是我们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的一步“先手棋”,标志着我们从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,转变为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的积极塑造者。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深度交融,最终将让任何强制“脱钩”的企图,沦为痴人说梦。

第三,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集团对抗的迷雾。针对全球治理的赤字,中国始终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,推动全球治理迈向公正合理的新方向。从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到金砖机制的历史性扩员;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,到为网络、深海等新疆域确立规则,中国以坚实行动践行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的承诺,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中国的发展理念持续赢得世界认同,并不断积蓄走向未来的强大动力。